close

好久沒和大家分享有藝文氣息的文章了, 今天就來介紹一首我最近愛上的交響樂曲.

晚上看了一部外片電影 "交響人生 Le Concert" , 這部戲基本上是個鬧劇, 不過裡面的交響樂曲很好聽, 尤其劇尾的柴可夫斯基 D大調 小提琴協奏曲 (Tchaikovsky-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), 讓我閉上眼睛細細品味音樂之美時, 不禁淚滿盈眶.

Youtube上剛好有電影後段的演奏曲目.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TUfpkIq3cI

日劇 "交響情人夢" 裡面其實也有演奏這個曲目, 基本上, 整部戲裡的樂曲我都很喜歡, 不過當時給我的衝擊沒有電影 "交響人生" 那麼大, 果然是音樂再配上劇情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吧! 另外, 交響情人夢中沒有完整的呈現整首曲子, 比較跳tone. 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F-hsttVmks&feature=results_video&playnext=1&list=PLE2693C72803B43AC

Issac Album

如果大家想要聽些比較正常又專業的版本, 這是 Isaac Stern 1958 年與費城交響樂團合作演奏的, 指揮家 Eugene Ormandy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c7ffTiSMs8&feature=fvst   

 

以下是從Wiki上面找到有關這首曲目的創作歷程:

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,也是他繼《第四號交響曲》和歌劇《尤琴·奧尼金》後的精心鉅作。由於此曲相當優秀、動聽,並廣受世人喜愛,而被後人推崇為堪與貝多芬、孟德爾頌和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相互媲美的偉大作品。

1878年柴可夫斯基獲得梅克夫人的資助,前往瑞士日內瓦湖畔的克倫斯小村養病時創作了此曲。俄國名小提琴家約瑟夫·柯泰克路經克倫斯時,也曾為柴可夫斯基提供不少有關小提琴獨奏技巧的寶貴意見。

此曲原是題贈給當時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萊奧波德·奧爾(Leopold Auer, 1845-1930),不過,當奧爾收到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總譜時,卻以技術上演奏不可能為理由拒絕受贈,以致這首傑作被冷落了一段相當長的日子。後來才由在萊比錫音樂院任教的俄籍小提琴家布羅德斯基擔任獨奏,於1881年12月4日由狄希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演,但仍舊遭受冷淡與忽視。

全曲共分三個樂章:

第一樂章

中庸的快板,D大調,4/4拍子,奏鳴曲形式。規模宏大的第一樂章表現了生活的樂趣。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。其主部主題具有動人的歌唱性,體現了俄羅斯歌曲寬廣動人的氣息,仿佛在歌唱青春、生命和大自然。

第二樂章

短歌,行板,G小調,3/4拍,三段體。其沉思般的抒情,被稱為“小抒情曲”。主要旋律真摯動人,略帶傷感。仿佛從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,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氣息。

第三樂章

終曲,活潑的快板,D大調,2/4拍子,迴旋奏鳴曲形式。主題令人有俄國風激烈地敲擊之感,是屬於俄國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種。以很強的節奏,快活地進行,宛如一幅人民歡慶節日的圖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nmin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